A类
穗体办函〔2024〕30号
雷爱新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公园建设的建议》(第20242491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我局主要负责同志领办建议,积极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林业园林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月23日、4月26日通过电话形式进行了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大力推动体育公园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
见》等有关文件要求,按照《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方案》,广州市“十四五”期间要建设七个以上体育公园。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结合广州实际共同制定印发了《广州市“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行动计划》,要求每个区新建或改扩建总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目前,我市二沙岛体育公园、晓港公园、庄头公园、黄阁镇体育公园、科学城体育公园、广州义务植树公园已通过省体育局审核,达到国家规定体育公园标准,还有部分体育公园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可按计划完成体育公园建设任务。
二、强化城市空间综合利用,建设群众身边体育设施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我市提出城园融合规划理念,结合城市公园因地制宜配置体育设施,结合人口分布精准增加一批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完善社区足球场、儿童休憩场等活动空间,对公共服务设施中体育公园、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和社区体育设施提出配置标准和要求,满足群众多样化、全龄段就近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为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以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迎接全运会,我市将积极拓展建设一批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运动健身场地设施,利用可开发的规划绿地打造综合性的体育公园,丰富现有公园使用功能,打造多样性的活动场所。
(二)持续推动“公园+体育”工作。市林业园林局制定《关于推进广州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面向全年龄段人群需求,推动“公园+体育”功能融合,拓展体育休闲新空间,完善公园体育活动场地与健身设施,推进体育公园建设,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越秀公园依托空间资源载体,建设篮球场和智慧笼式足球场、组合训练器械、智能健身器材,为老公园增添新活力。儿童公园开展适儿化改造,新建适儿化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满足儿童多元化体育运动需求。持续开展公园绿地缓跑路径建设,搭配标识指引,全市共建成公园绿地缓跑路径69.5公里,营造“家门口”健身氛围。同时,我市结合碧道、绿道、健身步道,持续推动多元化运动场地建设工作,满足群众全民健身需求。
(三)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市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广州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合理利用城市预留地、公园绿地、权属单位物业附属空间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全龄段、多样化嵌入式健身设施,鼓励在大型体育场馆设置社区级设施以补充社区体育健身场所。落实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指引要求,在公共空间、康体设施配置全龄段、多样化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品质。通过推动优质普惠体育设施下基层、进社区,满足市民就近参与体育健身的需求。
三、出台土地供给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
我市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供应及供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穗府办规〔2023〕4号),明确“优先保障民生、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支持社会资金以土地有偿使用方式投资建设基础服务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土地供应原则。属于经营性用地的,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点状项目建设用地。
四、完善管理手段和机制,提高全民健身设施维护水平
为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市体育局先后印发了《广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广州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穗体规字〔2019〕1号)、《广州市体育局关于启动广州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系统的通知》(穗体群〔2020〕9号),对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维护保养、更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将坚持“建管并重”原则,不断提升体育设施服务水平:一是多部门共同努力,持续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因地制宜丰富公园绿地体育功能;二是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系统,不断扩大系统应用范围,为市民报障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进一步压实维护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维修维护响应速度。
感谢您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体育局
2024年5月6日
(联系人:梁志强,联系电话:3826415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