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体育局
关注 · 微信

广州市体育局
关注 ·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热点回应

广州市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061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州市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061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体育局 发布时间: 2018-08-29 03:09:5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A类穗体办函〔2018〕97号

刘毅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体育局加大对技工院校体育教育投入的建议》(第20172072号)提案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主办,市民宗局、财政局、人社局、文广新局等单位会办,经认真研究办理,并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成效明显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我市民族传统体育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我市组队参加省第五届民族运动会,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今年,将组队参加省第六届民族运动会,并参加花炮、珍珠球、蹴球、毽球、龙舟、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等全部12个竞赛项目和2 个表演项目。2017年,我市组队参加省第四届体育大会,参加了包括轮滑、毽球、广场舞、醒狮、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全部10个大项14个单项的比赛,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

二、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推进有力

我市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得到了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市民宗局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层面,创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的模式,并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设立蹴球训练基地,在市玉岩中学设立秋千训练基地,在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民族式摔跤、押加训练基地,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设立板鞋竞速和高脚竞速训练基地,有效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推广。市文广新局积极推进保护和传承非遗代表项目工作,我市现有的米机王咏春拳、太虚拳、洪拳、莫家拳、黄啸侠拳法和南派花毽等传统体育项目、游艺类和广东醒狮、麒麟舞、舞貔貅、鳌鱼舞、舞春牛等传统舞蹈类的非遗代表项目,拥有邹强、陈昌棉、黄念怡、赵伟斌、张炽垣、张永木等多名代表性传承人。同时,积极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工作,如体育特色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开展醒狮、太极拳教学;在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成立广州首个非遗工作站-岭南武术非遗工作站,开展广州武术项目资源调查、学术研究、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等,更好地促进岭南武术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三、技工院校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目前,全市共有27所技工院校和1个教学科研机构,在校生约10.93万人。在市人社局的牵头组织和支持下,我市技工院校体育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一是成立体育专门委员会。在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设置专门的体育委员会。二是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体育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年度体育活动和开展体育教研教改,先后邀请体育院校的专家、教授指导我市技工院校的体育业务培训。三是举办田径运动会。我市技工院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对全市院校体育运动发展、学生体质、素质教育进行集中检验。截止至2016年,共举办了16届市属技工院校田径运动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第十七届市属技工院校田径运动会。四是开展其他体育比赛。自2010年起,我市技工院校结合田径运动会一并举办广播体操比赛,参赛学校近20所,参赛运动员近千人。同时,技工院校还举办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舞狮、跳绳、定向越野等校际体育比赛。通过举办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推动技工院校体育运动的开展。

四、落实技工院校开展体育工作保障措施

(一)多渠道筹措经费。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约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技工院校教育,每年有8万多人次的学生享受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市财政还通过多种资金渠道安排市属及各区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等体育场馆改造经费,如通过教育事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金计提的教育资金等给予经费保障,各级学校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提出所需体育设施经费需求后,按程序纳入年度部门预算。

(二)用好现有政策。我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同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119号),明确了我省加强学校体育的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市政府要求由市教育局牵头,会同有关单位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于2017年6月出台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穗教函〔2017〕1007号)。国家、省、市三级出台的上述配套性文件,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技工院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三)发挥社团作用。目前,全市有10个区建有体育总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超过60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5个,健身气功站点30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广州市体育总会在业务上指导管理48家市属体育协会、1家国际体育组织分支机构(广州国际乒乓球培训中心),联系市、区各类体育协会、体育民办非企业机构约350家。良好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为技工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当前我市技工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现状,根据部门职能分工,结合市属技工院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市属技工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提供政策、资金、平台支持。

(一)政策支持。一是由市人社局落实《广州市技工教育质量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2018年广州市技工教育工作要点》,促进和发展市属技工院校体育工作。二是由市人社局立项《广州市技工院校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研究》的课题,为市属技工院校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参考。三是支持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争取联合出台《关于强化技工院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做好全市技工院校的体育竞赛、师资、培训及表彰等工作。

(二)平台支持。一是支持市属技工院校成立体育社团或基地,更好促进体育进校园工作。指导技工院校申请成立特色体育协会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按有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申请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二是鼓励相关体育社团积极参与技工院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加强与技工院校体育社团的交流与合作。技工院校的特色体育社团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与相关体育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社团自身综合能力。三是为技工院校参加市人社局、民宗局、文广新局、体育局等部门主办、承办的相关群体赛事、文化活动提供条件,推动技工院校体育工作发展。四是支持技工院校积极创建民族传统体育品牌,为其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提供支持。

(三)经费支持。一是指导技工院校体育社团按照《广州市体育局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举办体育赛事。二是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根据级别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三是支持市人社局向市财政积极争取设立技工院校体育项目资金,为技工院校开展两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等体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四是积极引导技工院校师生使用“群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价格优惠的方式来享受我市的体育惠民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局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体育局

2018年8月27日

(联系人:朱振军;联系电话:38761453、1582022336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